【广州珠江医院】

您的位置:首页 >> 最新信息 >>文章浏览

如何防治天气干燥手足皲裂

日期:2015-11-28 21:49:34  来源:广州珠江医院

 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,天寒以后,原来细嫩的皮肤会变得干燥、粗糙,尤其是后足经常磨擦的部位,还可能出现干燥断裂、疼痛出血的现象,严重时还会妨碍活动及工作。

  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,随着西北风吹过,人们的手足由湿润转为粗糙,如果不加以保护,极易出现裂口,严重者还会引起疼痛、出血,医学上称之“皲裂症”.因为在我们的皮肤里有一种皮脂腺,它在人体上分布得很不均匀,头皮上、脸上分布的较多,所以爱出“油”.而手、脚就不大爱出“油”;特别是手掌和脚跟,几乎没有皮脂腺。皮脂腺有一个特点,就是气温越高,天气越暖,它分泌的油脂就越多。在温暖季节它经常会顺着毛孔自动外流,给皮肤不断地“加油”润滑,使它不干裂。

  进入冬季,气温逐渐下降,皮脂腺的分泌也就随之减少,尤其是手与脚经常露在外面,散热快,再加上冬季常有冷空气侵袭,手与脚的热量和油脂很快挥发掉了。因此一到冬天人们总觉得手上和脚上干巴巴的不舒服,甚至出现皲裂、流血。

  手足皲裂症状,具体情况如下:

  1.本病好发于皮肤角层厚或经常

摩擦的部位,如指屈面、手掌、足跟、足跖外侧等。

  2.患处皮肤干燥有皲裂,但仅累及表皮,无出血、疼痛等。

  3.患处皮肤干燥,裂隙深达真皮浅层伴轻度刺痛,但无出血。

  4.患处皮肤干燥,裂隙深达真皮深层和皮下组织,常伴出血,疼痛或触痛等症状。

  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风寒血燥、肌肤失润所致,治疗主要是养血、润肤、除燥。采用中药外治常常有效。

  1、可取生大黄15克,甘草30克,香油250克。先将大黄、甘草切细碎后放入香油中,以文火煎熬,待炸至药成焦黄色,过滤去渣备用。用时取适量外搽皲裂处,每天3次,连用10天。

  2、还可以取白芨30克,生地30克,香油120克,黄蜡120克。先将香油放入锅中加热,再把生地、白芨加入油内炸枯,去渣后,放入黄蜡制成膏状。治疗前先用温水泡洗患处,擦干后,将药膏涂于患处,每天2次,连用10天。

  3、另一种治疗方法是取补骨脂15克,赤芍10克,蜂房20克,地肤子10克,地骨皮10克。每日1剂,水煎取药液浸泡患处20分钟,再用热水洗去药液,将 云南白药粉少许撒在 伤湿止痛膏上,贴于 手足皲裂处,每天1次,连用10天。

  那么预防手足皲裂有哪些呢?手足皲裂是老年人冬季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,在干燥寒冷的季节宜多吃油脂;病程较长或年老患者应该增加营养,适当多吃一些猪肝、猪皮、羊肉、阿胶、鱼肝油丸之类食品;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,老年人出汗较少,皮肤易干裂起皱,因此应特别注意手和足部的防寒保暖,经常用温热水泡洗,外搽一些油脂性的护肤品,以免发生冻疮而加剧手足皲裂。

  秋季手足脱皮可能是湿毒外泄所致

  蜕皮多见于青壮年。皮损初起时为针尖大小白色斑点,为各部分表皮角质层与其下组织分离而形成。以后向四周逐渐扩大,像干瘪的水疱疱壁,中央容易自然破裂或被撕落形成薄纸样的鳞屑。鳞屑下皮肤基本完全正常,没有炎症现象。新的脱屑点不断增多、扩大、相互融合,累及整个掌跖,使在掌跖部形成一片征鳞屑斑。约2-3周鳞屑自然脱落而痊愈。但常会复发,有时一年疼痛等不适感。皮损主要分布于掌跖部,也见于指趾侧面。

  秋天有很多人会出现手脱皮现象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古方中医专家介绍以下六种原因易造成手脱皮。

  一般有以下因素造成:

  1、家族遗传。

  2、手多汗。

  3、季节性气温变化对手的损伤。

  4、碱性肥皂、洗涤剂的不良刺激。

  5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,多种因素造成。

  6、血热、湿毒外泄所致。

上一篇:

为何感冒易在寒冷天发生

下一篇:

6部位出汗异常预示疾病

Copyrights 2005-2016 导医网 版权所有